习中特思想

11/30/2023 Marx

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全国共同思想基础,战胜一切的精神支柱,推进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党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一些经验

  • 重点和主体 => 政府
  • 根本 => 政治
  • 保障 => 制度、领导权
  • 基础 => 农业
  • 先导、行动指南 => 理论
  • 牢记初心 => 党史
一些提法 简要内容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伟大 伟大梦想,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
10+14+13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
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华文化的结合

新时代新思想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中华民族之魂:独立自主

习新思想的内在精神特质:自信自立

  • 坚持自信自立,突出强调和体现的是:将尊重客观规律和激发创新活力贯通起来(即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党

  • 把握历史的根本所在
  • 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
  • 理论创新的根和魂

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

  • 毛泽东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走自己的路(文化的连续性决定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 实践基础: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 历史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 基本前提: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国情

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

新时代统一战线本质要求:大团结大联合

  • 坚持团结批评团结
  • 求同存异
  • 尊重多样性,寻求一致性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2022)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基层民主盒枫桥经验

  • 枫桥经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社会治理是无所谓的,政治权利必须是集中的)
  • 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广泛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与安全

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显著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区别于西方的显著标志: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基:农业强国
  • 当代经济发展鲜明主题: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最终目的:人民幸福安康
  • G点: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
  • 必由之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根据:农业强国
  • 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

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必由之路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 加强基础研究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新安全

  • 新安全格局的主阵地: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 国家安全根本:政治安全
  • 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的关键:管好用好互联网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

  • 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缩小差距(城乡、地区、收入)
  • 乡村振兴
    • 重中之重,实际工作切入点:产业振兴
    • 底线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增加农民收入
    • 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底线任务:确保老区人民幸福
  •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防控风险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经济

注意区分市场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二者有联系但不太搭嘎

政治建设

  • 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
  • 新时代民主政治具有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全过程民主
  • 坚定中特制度自信,首要任务:坚定中特政治制度自信
  • 最大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

文化建设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关键:坚定中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坚定文化自信首要任务:立足实践,总结经验并提升为理论,不盲从教条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
  • 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人民健康

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并非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生态建设

  • 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 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 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 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 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根本问题:×(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是)

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 主线:制度建设
  • 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激发社会活力
  • 突破口: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 方法论:统筹改革、发展、稳定

建设高水平开放新体制的重点:制度开放型

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制度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

  • 当代反腐鲜明特征:标本兼治
  • 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增加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
  • 自我革命是中共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区别中共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 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
  • 区别中共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
  • 首先要从:作风建设入手

四个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 制度自信首先是政治制度自信
  • 不竭动力:创新

文化自信(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 推动文化繁荣的关键
  • 首要任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文化的性质

  • 连续性:决定了走自己的路
  • 包容性
    • 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 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 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 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外交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外交主线: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台湾问题

  • 历史方位:坚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推进祖国统一
  • 根本动力:坚持团结台湾同胞,争取台湾民心
  • 战略思路:坚持在大陆发展进步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
  • 实践途径: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23年国际关系

  • 中俄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 中国提出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解决办法:两国独立
  • 中美,习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的新的愿景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注意,新时代中国一直强调不结盟,而是伙伴关系,时政题里的“结盟”、“盟友关系”等说法99%是错误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

世界观与人生观

  •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 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个人与社会

  • 个人和社会最根本的关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前提
  •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 从时间上:最终理想和阶段性理想
  • 从层次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 从范围上:全人类最高理想和当前全体中国人民理想

注意,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向,并不是马克思设计的,而是历史必然,故共产主义是“顶层设计”的说法不对

最高层次的信念:信仰

中华传统美德

  • 核心价值理念:和谐
  • 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关于道德

  • 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
  • 社会公德:不包括办事公道(这属于职业道德)
  • 道德的最基本功能(不包括激励)
    • 认识功能
    • 调节功能
    • 规范功能
  • 中国革命道德
    • 中国革命道德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的一根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民应遵守的最基本价值准则:爱国

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

  • 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 都有引领教化作用:×
  • 都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信念具有:执着性

意识形态

  • 关乎旗帜、道路
  • 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 决定文化前进道路和发展方向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文化发展传播
  • 社会关系进步
  • 生产力发展
  • 人全面发展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教育

发展教育的

  • 根本尺度:人民满意
  • 根本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自由程度的提高

教育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 当代教育的鲜明主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教育强国是保证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并非制度)

法治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平等

  • 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属性
  • 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法治的

  • 最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 制度基础: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

宪法

  • 国家根本法,党和人民集中意志体现
  • 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
  • 法律法规总依据
  • 规定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正确的性质和根本制度
  • 最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 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
  • 是党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 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 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

宪法的最显著特征: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并不是核心要义

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适用

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些提法

  • 前提:科学立法
  • 法律事实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全民守法
  • 关键:严格执法
  • 重点:公正司法
  • 根本目的:保障人民权益
  • 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 指南: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
  • 总抓手:建设法制社会体系

立法是前提、龙头环节,守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司法是重点

权利的法律保证:立法、宪法、行政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核心要义

  • 坚持党的领导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建设

  • 法律监督体系
    •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的制度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前提
  • 法制保障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 党内法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23 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Last Updated: 8/25/2024, 10:43:41 AM
妖风过海
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