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与线程

10/19/2022 OperatingSystem

进程管理,又称 CPU 管理,包括了两章内容,内容非常之多

进程基本概念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前趋图

描述进程或程序各部分之间执行顺序的有向无环图,具有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只有在所有前驱均完成时,当前进程才可以开始执行

每个节点可有一个权重,表示进程的执行时间等

程序的顺序执行

程序由各程序段组成,各程序段按照约定的先后顺序执行,一个程序段之间的各语句也存在执行顺序问题,有以下特点

  • 顺序性,任一操作必须在后继开始之前结束
  • 封闭性,程序在封闭环境中运行,即独占机器所有资源,资源的状态只有本程序能够改变,并且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其结果就不再受外界因素影响
  • 可再现性,只有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就可获得相同的执行结果

因为独占,系统吞吐量小,资源利用率低

程序的并发执行

基于多道技术,系统中可同时存在多个处于执行状态的程序,这意味着不存在前驱后继的程序或程序段可以在宏观上同时执行(当单处理器时,微观上多道程序分时交替执行),会导致执行结果存在不确定风险,其特点有

  • 间断性:程序的执行过程未必连续
  • 失去封闭性:程序受其他并发程序影响
  • 不可再现性

系统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但程序间相互制约,正确性保证难度大

注意:并行和并发并不完全一样,并发是严格的同时执行,需要多个硬件资源支持,而并发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执行,可以是分时交替

进程的引入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和共享

同一程序、不同数据集,对应不同的进程,如多个人各自编写程序,使用同一个编译器进行编译,就属于不同的进程

程序 进程
静态 动态
完成一个功能 反应程序的执行
永久存在 具有生命周期
顺序性 并发性
功能单位 资源拥有、分配、调度单位
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 一个进程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进程的特点

  • 结构性:由进程控制块(PCB)、程序和数据构成
  • 动态性: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周期
  • 并发性:多个进程实体共存于内存,且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运行
  • 独立性: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独立接受2调度
  • 异步性:按各自独立、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可能导致不确定

线程是进程的基本单位

栗题:进程的并发对共享变量结果的影响

  • 程序内部顺序执行
  • 程序之间瞎几把排列执行

还有从 p2 开始的十条路径,应该是选 C,在这可以看到,两个进程,各三条指令,居然有 20 种可能结果,这很哈人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进程的基本状态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阻塞

  • 就绪状态得到 CPU 控制转到执行状态
  • 执行状态时拥有所有所需资源
  • 阻塞是放弃处理机后的状态,又称等待状态

在单处理机上,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同时只有一个,存在一个或多个就绪队列和多个阻塞队列,阻塞队列将根据资源空缺进行分类

注意,这里的队列并不是简单的先进先出,需要 CPU 主动调度,若 CPU 正忙,即使进程位于 first,也无法转为执行状态

进程基本状态转换

进程的动态性 ——> 状态转换

  • 就绪 ——> 执行:获取 CPU 调度
  • 执行 ——> 就绪:时间片用完,根据调度算法插入就绪队列
  • 阻塞 ——> 就绪:获取 CPU 以外的所有资源
  • 执行 ——> 阻塞:资源请求失败

进程操作

创建:由创建进程的原语(原子语言)完成,可以由系统创建,也可以由用户创建。创建进程时为进程分配进程控制块 PCB(空白),并将其(PCB)插入就绪队列,同时分配必要资源

终止:进程完成任务或发生意外时,将被终止,由原语完成

  • 不再执行,但会在 os 中保留记录,内容为状态码和统计数据(log),供其他进程收集
  • 收集完成后,将删除记录,将其 PCB 清零,并将空白 PCB 返还 os

挂起、激活:挂起指暂停执行、暂停就绪进入静止就绪状态,暂停阻塞(退出资源排队)进入静止阻塞状态,激活反之,由挂起原语和激活原语实现

阻塞:从执行状态自主阻塞,进入阻塞状态

唤醒:从阻塞状态转入就绪状态,插入就绪队列

线程的基本概念、状态与转换

进程的引入解决了单机环境下程序并发问题

  • 执行程序个数(进程个数)多余处理器个数

线程引入的目的在于提高程序并发执行的速度

  • 减少进程执行的时空开销,进程独占资源,开销其实很大
  • 提高操作系统的并发性

进程和线程

进程是计算机中独立的运行单位、资源拥有单位,CPU 调度和分派单位,其时空开销分析如下

  • 创建进程:分配除 CPU 的其他所需资源,建立 PCB 插入就绪队列
  • 进程切换:保存执行状态的 CPU 环境(入栈),设置新 CPU 环境,修改相关进程的 PCB
    • 新进程:就绪 ——> 执行
    • 原进程:执行 ——> 就绪 / 等待
  • 撤销进程:回收进程所占系统资源,撤销 PCB

进程的属性、操作太过复杂,为了简化,我们将资源拥有属性和 CPU 调度和分配属性进行分割,降低系统开销

线程:也叫轻量进程,是进程中某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是一个可执行实体,作为系统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多线程操作系统中的进程

  • 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资源为其所有线程共享
  • 多个线程并发执行
    • 每个进程至少含一个线程
    • 每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
  • 进程不再是可执行实体
    • 线程是独立的调度、运行单位
    • 进程中所有线程的各状态和进程保持一致:这意味着,线程执行态,则进程也是执行态,若进程挂起,其所有线程也被挂起

线程和进程的比较

线程 进程
调度 资源调度、分配单位 资源拥有、调度、分配单位
时空开销 无需上下文切换,开销小 需要切换,开销大
并发性 具有并发性 具有并发性
独立性 同进程不同线程独立性低 独立性高
处理器 进程内各线程可运行在不同 CPU 中,并行执行 同一个进程只能运行于一个 CPU

注意:线程的引入并没有令资源分配更加细化,资源分配仍然是以进程为单位,只是线程向进程申请资源,谈不上分配的细化

线程状态和操作及状态转换

状态:就绪、执行、等待(阻塞)

线程同样具有生命周期,因创建而产生,由调度执行,由终止而消亡

  • 创建:程序启动时,通常仅有一个“初始化线程”执行,用于创建新线程
    • 创建新线程需要通过线程创建函数 / 系统调用,并提供参数
    • 线程创建函数执行后,返回线程标识符,该函数就是一个线程
  • 终止:完成任务(自然终止)或出现异常(强行终止)
    • 系统线程创建后不终止
    • 大多线程被终止后不立即释放资源
    • 终止后,线程不处于活跃状态,但仍然占有资源,只有当进程中其他所有线程执行分离函数后,才释放资源
    • 已终止但未释放资源的进程可以被其他线程通过连接命令重复调用,只有当线程终止后,连接命令才会有效

线程的状态转换和进程保持一致

线程的实现

线程实现方式

不同系统(OS、DBMS)的线程实现方式不同,一般具有以下两种形式,可以实现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实现两种

内核支持线程

内核支持线程(KST, kernel supported threads):所有线程操作均在核心态进行,需要状态切换,产生额外开销

  • 大多数 OS 支持该种方式
  • 内核空间为每个线程设置一个线程控制块 TCB 用于被内核感知
  • 线程的创建、等待、撤销、切换均在内核空间实现

优点

  • 多处理器支持线程并行执行
  • 进程某线程阻塞,可执行进程其他线程,不直接导致进程阻塞
  • 空间小,线程切换快,开销小

缺点

  • 用户线程在用户态执行,线程调度核管理在核心态实现,需要不断切换
  • 同一进程中不同线程的切换需要状态转换

用户级线程

用户级线程(ULT, user level threads):线程在用户空间实现,无需内核支持,内核也无法感知用户级线程的存在

优点

  • 不需要切换,切换开销小
  • 每个进程可以使用自己单独的专用调度算法,可操作性更高
  • 用户级线程实现和 OS 无关,线程管理代码属于用户程序一部分,所有程序均可共享

缺点

  • 进程不好给线程分配时间片
  • 在这一模式下,大多数系统调用将导致进程阻塞
  • 线程只能并发执行

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KST 和 ULT 结合使用

  • 多对一模型:所有用户级线程映射到一个内核支持线程
  • 一对一:每个对应一个,可并行
  • 多对多:若干对若干,组对组

线程的实现

进程和线程需要内核支持,以获取系统调用,内核支持可以直接调用,用户级线程需要借助中间系统帮助

内核支持线程实现:创建线程时,分配任务数据区 PTDA 和若干线程控制块 TCB,内核通过 TCB 感知、控制线程,执行创建、撤销、调度、切换等操作

用户级线程实现:中间系统的实现

  • 运行时系统:用户空间的系统函数集合
  • LWP(light weight process)轻量线程线程池:LWP 具有线程的数据结构,如 TCB、标识符、优先级,同时可以进行系统调用,用户级线程通过 LWP 获取系统服务

进程和线程的组织

操作系统通过数据结构(表)对进程 / 线程进行管理,PCB 即进程对应的表,TCB 即线程所对应的表,创建进程、线程即向表中填入进程、通过修改 PCB 动态更新线程信息,以达到控制需求

其中 PCB 和 TCB 都属于系统资源

PCB 的作用

process control block,进程管理模块,每个 PCB 需占用较多字节,记录操作系统需要的、描述进程当前情况及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随着进程的建立,经历从空白到有具体内容,再到内容变化,最后空白的过程

其作用有

  • 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当操作系统分配出一个 PCB 时,业绩标志着一个进程的建立,成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 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PCB 可保存 CPU 现场信息
  • 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信息:PCB 记录有进程所对应程序和数据的内外存地址,运行程序所需资源清单
  • 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信息:PCB 记录进程的状态、优先级、等待时间等
  • 实现与其他进程的同步和通信

PCB 的内容

进程标识符:唯一表示一个进程

  • 外部标识符:为字符串,方便进程访问,由创建者提供,如 Thread t
  • 内部标识符:为数字,进程序号,方便在操作系统内部使用

处理机状态:主要包含处理机的各寄存器内容,进程中断时,各寄存器的信息保存在 PCB 中

  • 通用寄存器:数据集存其
  • 指令计数器 PC: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PSW:记录状态,如是否溢出
  • 用户栈指针

进程调度信息

  • 进程当前状态
  • 进程优先级
  • 阻塞原因

控制信息

  • 程序和数据的地址
  • 同步和通信机制
  • 资源清单
  • 链接指针:指向本进程所在队列下一个进程的 PCB 首地址

PCB 组织方式

系统中存在大量的 PCB,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常见组织方式如下

线性方式:结构体数组,通过线性表管理,适合进程不多的系统

  • 实现简单,存储开销小
  • 查找效率低,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不利用内存利用

链接方式:结构体链表,结构体首部为自身序号,尾部为 PCB 指针,指向下一个 PCB。该方式维护各个队列的首指针,如执行指针、就绪队列指针,用于访问 PCB 队列

  • 就绪队列:维护一个或多个就绪队列,按照优先级排序,通过链表相连
  • 空白队列,以链表方式链接空白的 PCB 表
  • 阻塞队列:一个等待事件的所有进程的 PCB 构成的队列,多个等待事件则有多个队列

索引方式:提取关键信息,先建立各种状态的 PCB 的索引表,就像字典,再通过索引表去查找 PCB

  • 所占内存更多,一般是索引表顺序存放
  • 查找很快

线程组织

把 PCB 换成 TCB,即为线程组织,同样分为线性、链接和索引三种组织方式

注意

  • PCB / TCB 均存储于内存中,并非 cache 或快表
  • PCB / TCB 不可被用户使用,是由操作系统管理的共用数据结构

进程和线程的控制

进程控制是进程管理最基本的功能,通过进程操作完成,如创建、终止、阻塞、唤醒、挂起、激活等,如此这些操作构成一个进程的完整生命周期。进程操作一般由操作系统内核的原语实现,线程控制类似于进程控制

操作系统内核

内核指操作系统中和硬件密切相关的模块(如中断处理程序)、常用驱动程序运行频率较高模块等紧靠硬件的软件层,这部分软件常驻于内存,运行于内核态。不同操作系统内核包含的功能未必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 支撑功能:最核心最底层的功能,如
    • 中断处理:系统调用、设备 IO、进程调度
    • 时钟管理:时间控制
    • 原语操作: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 资源管理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

设置内核目的:保护内核,使其不受其他程序破坏,提高操作系统运行效率

进程的层次结构

有些操作系统运行一个进程创建另一个进程,形成进程的层次结构,如 UNIX,就有父子进程的说法,创建进程的进程称为父进程,被创建的叫做子进程,特点如下

  • 子进程可以继承父进程的资源,且父进程无法拒绝子进程的继承权
  • 子进程撤销后,资源交还给父进程
  • 父进程撤销后,子进程被同时撤销

我们用进程图来描述进程家族关系,是一颗有向树,双亲为父进程,子节点为子进程,

在 Windows 中,所有进程地位相同,没有父子关系,创建进程的进程通过句柄、令牌来控制被创建的进程

创建进程

通过操作系统调用进程创建原语完成进程的创建

  • 创建过程不可中断

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

  • 用户登录:分时系统中,用户登陆成功,系统将为其创建一个进程
  • 作业调度:多道批处理系统中(多指的是内存,批指的是外存),为作业创建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 提供服务:运行状态进程提出请求,如打印数据,系统将为其创建一个打印进程
  • 应用请求:如应用“打印输入数据”,需要 CPU 不断响应应用的请求,共包含三个进程(输入、处理输入、输出),为了提高效率,三者并发运行,于是应用同时创建了三个进程

进程的创建过程

  • 申请空白 PCB(有可能失败),填写控制和管理进程的信息
  • 为新进程分配资源,如内存、文件、IO 设备
  • 初始化 PCB
  • 如果就绪队列能够容纳新进程,将 PCB 插入就绪队列

终止进程

进程完成任务或发生意外后,将被终止

进程终止原因

  • 正常结束
  • 异常结束,出现无法克服的错误
  • 外界干扰:被操作系统终结,或被其他有终止权的进程终止

引起进程终止的事件

  • IO 故障,如外设出错
  • 算术运算出错
  • 超时:运行超时 / 等候超时
  • 越界超时:超出允许访问范围
  • 异常结束
  • 非法指令:不正确或不允许使用的指令
  • 特权指令错误
  • 保护错误:以不恰当的方式访问资源

进程的终止过程

  • 根据标识符在 PCB 表中检索出 PCB,读出状态,如果被终止进程还有子进程,同时终止其所有子进程;若为执行状态,应立即终止该进程执行,并置调度标志为真,允许被其他进程重新调度
  • 将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系统
  • 将被终止进程的 PCB 从所在队列移出,归还系统,加入空闲 PCB 表

挂起、激活

被挂起后,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将暂停执行,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将暂停处理及调度,激活反之。挂起的目的在于便于系统和用户观察、分析进程

引起进程挂起 / 激活的事件

  • 终端用户的需要:由动便静,便于观察中间结果
  • 父进程请求:调节子进程活动
  • 负荷调节的需要:保证实时性,挂起不重要的进程
  • 操作系统的需要:检查资源使用情况或记账

阻塞

进程调用阻塞原语进行自我阻塞,插入等待事件的队列

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有

  • 请求共享资源失败
  • 等待某操作完成
  • 新数据尚未到达
  • 等待新任务的到达

进程阻塞过程

  • 调用阻塞原语 block,完成自我阻塞
  • 由执行状态转为阻塞状态,PCB 插入对应阻塞队列
  • 执行处理及调度程序,从就绪队列中选中一个进程进行进程切换,由就绪转为执行,并按照该进程 PCB 重置处理机环境

唤醒

A 进程释放资源后,通过唤醒原语将等待资源的 B 进程唤醒,使其进入就绪队列

引起进程唤醒的事件

  • 等待的操作完成
  • 需要的数据到达
  • 等待的新任务到达
  • 请求的共享资源被其他进程释放

进程唤醒过程

  • 执行唤醒原语 wakeup
  • 从阻塞队列中移出某阻塞的进程
  • 将阻塞进程 PCB 中的状态由阻塞改为就绪,并按照某种策略插入就绪队列

进程通信

进程之间信息交换,分为低级通信和高级通信,其中高级通信是用户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组通信命令高效传送大量数据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种

共享存储系统

进程 A 和进程 B 可以同时向一块共享存储空间读写信息,通过在这块空间的信息存取完成信息交换

特点:适用于交换大量数据,仅在建立时需要系统调用,速度较快,可由应用程序员实现

注意:进程 A 和 B 必须互斥使用共享存储空间,即分时使用;同时基于共享存储区的方式属于高级通信,而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方式属于低级通信

消息传递系统

直接消息传递:发送原语,格式化数据在缓冲区间之间传递

间接消息传递:信箱通信原语,发送到信箱,阻塞

特点:适用于交换少量数据,通常通过系统调用实现,需经过用户态 - 核心态 - 用户态的转换,速度较慢,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注意:信箱的使用是同步的,即只有有信件发出,才能读取信件,有空间才能发送信件

管道通信

管道又称为 pipe 文件,通过环形队列维护字符流通信,A 进程写文件,B 进程读文件,数据流读取后则销毁,常用于父子进程通信

A B 进程间的通信属于半双工,即同一时间只能由同一方写文件,同一方读文件,但可双向通信

管道的使用流程如下

  • 父进程创建管道,得到两个文件描述符,分别指向管道的两端(读端和写端)
  •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子进程同样具有两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管道
  • 父进程关闭读端,子进程关闭写端,父进程和子进程进行通信,按照 queue 的规则进行读写

管道通信的特点

  • 可以向管道以字符流的形式写入大量数据
  • 接受管道的进程从读端读取字符流
  • 高效传送大量数据
  • 初见于 Linux 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其他操作系统

管道机制必须提供以下协调能力

  • 互斥:读写互斥,不能同时读 / 写
  • 同步:写了之后,才有读取权限;满了不能写,空了不能读
  • 确认对方是否存在,只有存在才能通信

高级通信的特点

  • 高效传送大量数据
  • 使用方便、透明
Last Updated: 7/19/2024, 1:25:05 PM
妖风过海
刘森